透明时间洞

一条透明的时间河
时间洞生于这里
洞过滤降解物质流入透明的河

个人主页
不要关注

🎥告白后狩猎


《告白》看完的直接观感和到现在的残留观感,用一个词形容:无机。

思考很久觉得这个词可能不太妥当,但确实比较符合我对它的印象。

‘不协调和不自然堆积而成的电影’,同时又是合理的。

电影要怎样拍才会给予人一个深刻的震撼。

深刻和震撼也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宏大和正直有力,也分涓涓而来,尖锐犀利,很多种。《告白》和《Hunting》(以下简称《H》)就是完全两种叙述的东西。

私以为好电影给人的力量和印象应该像抽血,一瞬间的痛后一天的淤青和往后几个月失去血液记忆的真实感,摸着手臂就会有。疼痛让人铭记。

真遗憾,说着《告白》心里完全想的是《H》。

《H》里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触点。

一个是本片主角卢卡斯。他很可怜,失去信用,被排挤,压抑内心,忍耐,始终无处可逃。但唯有一次他眼窝凹陷没看到儿子,邻居门口怒吼的儿子,他身边一个潜在的外化的精神形象替他喊出了他心内积攒的黑暗,那个时刻有种微妙的被救赎感。

另一个是临近尾声,小女孩克拉拉站在楼梯口处,卢卡斯犹豫再三跨过阳光抱起了她。卢卡斯当时是怀抱怎样的心情?面对这个小女孩,满口谎言的天使,纯粹无害的魔鬼,这个小孩子。作为观者我始终无法和卢卡斯感同身受,那样一个时刻几乎无法存在,我叹服。“好事坏事,随风而去,不必介怀”,这就是大人。克拉拉也会成为这样的人,这是对她最好的惩罚。

回到《告白》。“无机“的缘由可能是它通篇稍显繁杂的音乐,日式中二和异想天开,但仅是依我之见,不合趣味不分对错,上述观点也是此影片另一面的优点。

私认为最突出的优点该是电影的镜头剪辑,转场和节奏掌握精准,因为属于吸睛式剧情,在衔接这块做得几乎没有漏洞。比如真正杀人的少年B,应该如何让这个角色从一个弱者到凶手,善到恶的身份进行转变,其中不仅要考虑身份对调,还要制造一种落差感,少年B重复出现抛下小女孩爱美的镜头一共出现过三次,第一次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出事件,导演控制信息只能让作为观者的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偶发情况;第二次出现在少年A的回忆中,揭露B蓄意杀人的真实却不明动机;第三次才是真正由少年B本人回忆,结果是因为攀比和不甘心做出杀害无辜人的愚蠢举动,落差,冲击,这种剪辑手段发挥了出色效果,观者内心:仅仅就只是为了这种理由杀人,人性之恶,底线在哪?最妙的是这种落差感充满每个剧情节点。

单单只说这一点是没问题的,除此之外《告白》本身有很多槽点,一是突出情节过于失真和夸大,为了好看和精彩做出的无奈之举总不让人信服;二是(据传闻,电影界有个广告导演低人一等的传统说法)电影的形式和结构上的革新是否为必要,分段和MV手法无疑让全片十分躁动。

仅仅达到传递影片之信念这一目的,又是成功的。这点我想把《告白》和前不久的同题材日剧《三年A组》进行对比探究。

一览:

《告白》vs《三年A组》

十年前vs十年后

同样的孺子牛老师

小学学生vs高中学生

梗概:一个老师,在假期来临之际讲故事,生命,责任,还原一个个事件的真相,结尾砸来一个道理,观点爆炸,响彻心扉。

再重复一遍《告白》中论述的观点:校园暴力,人之本性,生命奥义,在网络并不普及的年代,校园暴力就已经存在了,不过那是发生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;《三A》则是加强版,除了那些道理外,明显的是扩大暴力范围,全民抨击。两者究其本质都是传递‘活之道’,活在世界中的方法论。

看完《告白》去看《三年A组》最合适不过。

更深刻植入脑海的“Let's think ”,想象力(包容力,洞察力,自制力)。

值得一提《告白》在影片的逻辑中似乎没有更多破洞,主人公选择的少年三观未成型,有犯罪的合理性,而《三年A组》的主人公年岁和阅历表面上看是另外一个等级(毕业,大学,社会人),两者在对待事物上做出的反应和选择却相差无几,这个细小的点足以放大网络社交的消极影响,凸显深植人脑的劣性根。同时更值得深思的是反复涌现这种反霸凌题材的理由和原因。

《三A》里有段话无法忘怀,正如《告白》里探讨生命的重量:

社会的人们,事件,种种,像车轮子在转,刀插进肉里,会流血,甚至会感到痛苦,重者失去性命,这是理所应当的事,然而这样的理所应当却被忽略最彻底,自己做什么会伤害别人,别人做什么会伤及自身,人们都需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再做出判断。

令人痛心,健忘的人始终占大多数,看过听过想过后恢复原样,朴实的真理才需要反复拿起来。能改变的有多少?答案自在心中。




评论

热度(1)